#2016年5月8日文

每個時期所走過的用心
皆會慢慢累積形成智慧
唯有持之以恆,方能遇見智慧珍寶
其實從功德之旅回來之後,就被「嚴師」要求,要進入閉關了。
人一旦心外放太久,停滯太久,會變得茫然,腳步容易踩空,
而無法再進化,再提升。
回來做功課時,母娘再次交代現在的功課
是要學 : 『靜觀』。
這個閉關和靜觀,並不是代表甚麼都不做,
而是”多做少說”,要在一邊做的同時,
用更清澈的心,看所有一切的變化,
包括自己心的變化與起伏。
靜觀身邊的所有境緣,觀得其因,學得其道,修得其身。
將一切歸零重整,扎扎實實做內修的功課。
學習人生修行,不外乎就是一直不斷地歸零,
然後再汰換,再更新。
但,人往往都明白這個道理,
卻總是無法那麼容易的控管自心。
所以勢必..天,就需要降下些風雨,讓人能夠清醒一點。
閉關期,天地嚴師開了一道功課給我…
就是要我再一次好好研讀【道德經】。
道德經裡,有著天道之真理和無窮奧妙之智慧。
並非只是研讀瞭意而已,更要運用在上天降下的風雨中,一邊行走,一邊來體悟天道。
《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》
這句話貫穿了整部經典得精髓。也是嚴師要我得先悟透明白的一個大重點。
如同菩薩最近常常在提醒我的,天的每一步安排皆有其用意。
唯有悟透此意,心就能真正的打開來接受萬物萬境,而能得到真正的甘願與順行。
因為人要效法大地的厚德載物。大地有無限的能量可以承載萬物,地能生長萬物,
大地能無私的讓人踩在它的上頭,而不會分別,不會怨尤。
這在地母經裡,地母也說得一清二楚。
所以人要學習『地的態度,寬廣與包容。』
學習無條件的接受,接受自己,接受一切的不完美。
學會接受後才能真正的解脫,也才可以體會到 “享受”。
也才能踏出所謂的修行第一步。
而其道,並無道,一切皆是那麼的自然而沒有一點執著啊!
道德經有非常多的版本解釋,天地嚴師要求我只能做參考。
非實際藉由事件來體悟,悟透,就不能過關跳下一章。
非實際能運用在現代法,就不算真正有學習融入道。
這段期間,祂帶我看到一段我覺得把道德經解釋的很生活的說法:
『道』: 無所不在的能量場
『德』: 取得能量的有效方式
『經』: 經常的態度,經常的行動
道德經講的就是,如何用有效的方式 取得對自己生命有幫助的、源源不絕的能量。
當我開始靜下心來,嚴師開始教導我此部道德經的用意時,
我能感覺到一份踏實感,也不再對於一切歸零的空洞感而恐慌了。
最後,我想來分享關於生命的”內化功課” 三步驟。
《 感恩,祝福,分享》
感恩上天所給的一切,祝福所有遇到的境緣,並無私無懼的分享奉獻。
佛經上說:
『一念覺,凡夫即佛陀;一念迷,佛陀即凡夫』
“表態”的分享很重要。因為在分享的同時,一邊還能夠強化我們心中的那一念。
當我們的那一個正念能量夠強大的時,強到有一天突然遇到”一念迷”
的時候,就會有一個更強大的聲音能夠讓我們一念覺。
要如何來認識自己呢?
只有不斷地去分享,去分享生命中的一切,
才能夠不斷地去 “應證 ” ~我們到底會什麼? 擁有什麼。
或不足什麼? 欠缺甚麼? 還能再怎麼改進。
所以…
接下來的內修功課,也會在一章一章過關之後,再來與大家分享心得。
感恩,請多多指教。
ps. 這幾天閉關同時,也把行走菩提的LOGO做好了。
下面的三朵花,我們稱它是”青蓮華” (手持青蓮的那個青蓮花)
而其含義則是,以清淨心踏著三朵青蓮來行走菩提路。
三朵也代表著,此三無漏學【戒、定、慧】
來 破 三毒【貪、嗔、癡】
行走菩提,到達彼岸。阿彌陀佛。